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7的文章

Stelarc

圖片
The Body is Obsolete.                                 —— Stelarc 澳大利亞藝術家 Stelarc 致力於創作網路、聲音、錄影和電腦藝術的跨學科藝術,他認為在現代高科技條件下,人體已經非常陳舊過時。 他的作品蘊藏著這樣的含意:人體可以用高技術手段來替換或增強某一部分能力。從視覺和聽覺上對身體進行了探索與誇大,他在現場創作中結合人體與機械使兩者互動,產生影音即時變化的表演,不斷深入他的實踐。 過去 10 多年來他創作了一系列非凡的表演和裝置,探索了科技內涵概念和身體的實踐性。許多作品反思了當我們的身體超出我們控制的情形。網路作品是其近年來新開發的創作方向,在幾個事件中,斯特拉瑞克將自己身體通過導線連結到互聯網,讓指定人員遠端操縱他的身體,以這種方式反映網路的總體活動程度。 下面我們來看看他其中一個比較有名的作品「分裂身體」。 在這件作品中, 參觀的人可以通過電腦觸屏介面操縱藝術家的身體。身體的左側可以通過 0-60 伏特的電壓,使兩條胳膊和一條腿產生運動。身體的右側通過輸出電壓 產生第三只手,這個項目就導致了身體的分裂。該項目是非自願的,是機械的運動和被放大的身體聲音的結合。 Stelarc 把自己變成了活體的機器人,以此探討人體和機器的主客體關係。 Stelarc 作品主題一直是在挖掘人體的進化: 他的作品超越了目前人類身體的局限,卻毫無疑問是一種思想上和科技上的進步。這些作品令我們反思、懷疑當前在文化理論上我們對身體的控制,但又不僅僅停留在這一層面,深入探索了嚴謹的科研人員還沒有涉入的世界。

Urbanscreen——WHAT IS UP?

圖片
WHAT IS UP? 是Urbanscreen在某屆國際藝術節時期的作品。 如同Urbanscreen的大部分作品一樣,此部作品也是一件投影作品,而這次的載體則是一棟典型的荷蘭住宅建築。 從影片中可以看到,男主角走進一個密閉的正方形的空間裡面,仿佛與世隔絕一般。 然後他在這個空間里做了很多有趣和無厘頭的事,比如做操、跳舞等等。此外,這個空間內部還會時不時突然出現各種道具和人物,而男主角在驚慌失措之餘也會有一系列的反應和動作。 WHAT IS UP? 這個主題其實旨在關注一個問題:當有突發事件或者從沒有經歷過的事情發生時,你會怎麼反應?而投影影片很好地表達了這個過程。雖然有幾個地方不知道男主角在做什麼,可是正是這種無厘頭的反應才會讓大家覺得幽默、有趣。同時,也會讓人想要去探索男主角的內心到底在想什麼。

台灣文博會「我們在文化里爆炸」 #主題館

圖片
這次的台灣文博會, 主題為「我們在文化里爆炸」。 有三個展區, 分別為華山、松山和爭艷展區, 展期都只有5天而已。 我這次去的是華山展區。 華山展區劃分為不同的展館, 有工藝品牌館、地方特色館、主題館等等。 相較之下我最喜歡主題館, 所以下文會重點介紹主題館的展示內容。 ‖ 主題館 ‖ 主題館宣傳片 強調無論六組導讀、五大議題, 最核心的是不同組合的主角, 透過對談間以各自的感官部位交流而產生火花擦撞。 透過動態影像的語言與視覺元素, 傳遞並呼應「爆炸意義在於過程」的精神。 文化導讀的部分, 從文化評論家張鐵志的提問開始, 集結了十二位不同專業領域的工作者相互對話, 激發世代之間的精采火花。 下一部分是這次主題延伸出來五大議題的探討。 以兩排白色簾子作為區隔, 中間是走道, 簾子兩邊是各個議題的展區。 我很喜歡這種佈展方式, 風格簡潔且統一, 不僅是一種視覺上的美感, 而且簾子中間也可以隨意穿插進入, 很好地打散了人群, 不會造成擁堵。 五個議題中, 我最喜歡的議題是 「珍便當」 便當是我們共同的生活記憶: 早期的火車便當、巷弄食肆外賣便當, 演進到超商國民便當, 更別忘了家人伴侶自製的愛心便當。 打開便當, 熱騰騰的飯菜香撲鼻而來, 這是每位準備者透過便當所傳達的溫暖話語。 台灣食材豐富鮮美、菜系多元融合, 如果台灣是個便當店, 我們又會裝填什麼精彩佳餚來呈現她? 四位設計師與名廚, 各自透過匠心獨具的奇想創意, 邀請你來品嘗這內斂樸質又風情滿溢的台灣滋味。 四名設計師對便當的食材、樣式、包裝等等, 根據台灣便當的歷史和現狀, 提出了新的概念和想法, 並一一付諸實踐。 讓觀者感悟到, 原來便當也有這麼多可能性。 以往都覺得, 便當好吃就好了。 可是這個議題打破了我對便當的既定印象。 便當作為一種飲食文化, 在我們的生活中, 不再只是單一的形式, 而成為了美麗又美味的代表。 主題館出去還有一個類似體驗區的小型展館

華山——夜博館

圖片
這是我去年看過的一個展。 因為光排這個展我們就花了兩個小時, 進場后又在裡面排了一個小時, 所以我對這個展印象十分深刻。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展的中心理念: GQ 20 愈夜愈嗨   曾經, 你我還很小時, 最愛去遊樂場玩樂, 那裡有盪鞦韆、旋轉木馬、溜滑梯, 可以盡情追趕跑跳蹦, 那麼簡單卻是百玩不厭。 長大後, 各種現實的環境與壓力讓我們逐漸忘記了小時候無憂無慮的玩樂時光。 在 GQ 20 週年這個特別的時刻, 我們打造了一個空間「 Good Night Museum ╱ GQ 夜博館」, 一個專屬大人的遊樂場。 看文案覺得這會是一個很好玩的展覽, 因此我們對這個展抱著蠻大的期待。 可是進去後卻覺得還好, 沒有想象中的有趣, 枉費我們排了這麼久TAT 入口處 有一種夜店的feel 酒吧檯 大人的球池 這是宣傳得最大力的, 也是最多人排的。 我覺得就是把我們小時候玩的彩色的球變成白色的而已。 另一邊的裝置藝術展示, 可惜沒多少人再看, 因為大家都在排隊玩其他的。 汽車展示, 不懂這個放在這有什麼意義。 VR體驗區, 這是除了球池外最多人排的。 每組一次可以玩15分鐘, 因此等待時間不比球池短。 從上方的圖可以看到, 左邊右邊都是密密麻麻排隊的人, 很容易堵塞動線。 此外, 展覽的內容也還好, 沒有很豐富也沒有很有趣。 球池就是個噱頭, VR體驗現在其實也很常見。 如果讓我再選擇一次, 我絕對不會花這麼久時間排隊進來了...

#分享 跳脫舞台的表演場域

圖片
近年來國際劇場有個「設計為表演」的趨勢,英文稱做 design as performance ,其實反之亦然,「表演為設計 performance as design 」,尤以歐洲及南美洲最為風行。過去大家熟悉的劇場表演概念,逐漸被新科技、非傳統式的新場域、以及多藝術領域融合的發展所顛覆。 安娜琪舞蹈劇場《第七感官》 現在可以在旅館房間裡面看場台北藝穗節或河床劇團在透明浴室的演出、可以在畫廊看著沒有人,僅有物件的再拒劇團演出、在淡水滬尾砲台看著金枝演社從山海經裡迸發珍奇怪獸的演出,或是安娜琪舞團的多媒體舞蹈,或日本 Kagemu 的真人與動畫同台實況演出。 以往在劇場的鏡框裡看到的表演,似乎每個角色皆如此的分明,演員、導演、舞台設計、服裝設計、燈光設計、音樂設計、道具設計等。如今界線顯得模糊許多,演出中設計元素全面貫穿,難以界定主副角色,或先來後到的時間分野。 一場以物件為主的無人演出,誰是演員,誰是導演,誰是設計難以分辨了。台灣再拒劇團的物件演出《接下來是一些些消亡(包括我自己的)》獲邀於 2013 年英國舉辦的世界劇場設計大展中演出,並獲得高度重視。這場演出是由四位不同領域的設計,四個不同空間上演著不同表演,帶領觀眾用五感體會演出,例如一個聲音設計的房間,傾聽不同重量的腳步,開關門等聲音,逐漸令觀眾腦中浮現一個故事。(延伸閱讀:劇場人帶你一探舞台背後!國際劇場組織 Oistat ) 再拒劇團《接下來是一些些消亡》 「到底是先有設計,還是先有戲?」這問題經常出現在演出後座談,然而跳脫線性先後順序,可以想像如今許多的演出是整體性從同一個起點出發思考。以安娜琪舞蹈劇場今年發展中的作品《 Second Body 》為例,編舞家腦中已有畫面與目標,與多媒體設計、燈光設計溝通藍圖,透過多媒體設計研發視覺空間,表演者是設計中的一個要角,更常因表演者質地的反應,讓設計與編舞家可以有不同的驚喜,及不同設計感的表演。 多媒體設計師周東彥的作品《空的記憶》以他的影像空間概念出發,找來舞蹈家周書毅一同實驗創作,利用環景攝影、即時影像處理、感測器與無線舞台等裝置,造出一個記憶的摺疊空間。作品在 2013 世界劇場設計大展中奪得多媒體互動影像的首獎。

華山——走進桑貝的《童話》

圖片
夜晚,7點,下雨的華山, 大部分的展覽都關門了, 唯獨這間還亮著燈, 於是毫不猶豫地抬起腳走向了入口處。 回望童年的美好時, 先彎腰, 忘記大人的身段, 開啟童心的視角。 走進內場, 第一眼看到的是以木頭為材質做成的方形框架, 桑貝的畫作則一幅一幅零散地固定在木架上, 視覺效果統一而強烈。 觀展的人可以靠近看畫, 也可以走進結構中, 坐下來感受童年。 桑貝的繪畫作品中, 大部分都是以兒童為對象的描寫。 他的創作中最不可或缺的元素是: 優雅的幽默中帶點隱喻及高明的諷刺, 利用令人會心一笑的反諷, 來表現人性的缺點與瑕疵。 除卻桑貝的繪畫作品以外, 展場內還有一個有趣的互動裝置。 熒幕上是一群在地上覓食的鴿子, 你只要一走進熒幕, 你前方熒幕里的鴿子就會突然飛起來, 好像因為你的走進而受到驚嚇。 我個人很喜歡這個互動, 因為我覺得我與畫作產生了某種鏈接, 就好像是我也在畫作中一般。 這個展覽並不大, 內容也沒有特別豐富, 可是我卻看得很開心、很滿足, 蠻推薦閒暇之餘, 可以去欣賞一下這個展覽。

影評——單身動物園/The Lobster

圖片
故事敘述在未來的社會裡, 單身的感情狀態是不被社會所容許的。 必須強制住進一間豪華的單身配對旅館中, 且須在短短 45 天內找到自己的終身伴侶, 否則將被變成一種自選的動物 並流放到森林中。 《單身動物園》雖然是被歸類為劇情類型的電影 , 但我覺得本片更接近驚悚類 。 在觀影的過程之中 , 你會數次覺得心裡面既有的道德價值觀遭受到嚴重的扭曲與諷刺 , 因而感到嚴重的不適與驚嚇 。 那看似荒謬奇異的劇情設定, 其實背後卻是血淋淋的在諷刺社會的怪象 。 《單身動物園》最令我激賞的是兩段式的劇情架構 。 看到前半段以為是一部極為偏頗及歇斯底里的電影 , 一昧的批判著有情人、有夫妻的種種不是 , 沒想到隨著男主角大衛逃離了單身飯店後 , 電影批鬥的刀鋒也隨之轉向到單身族群上 , 打破單身萬歲的四字箴言 。 在導演這樣「公平性」的大刀闊斧之下 , 讓觀眾跳脫以往俗套的刻板印象 , 重新審視單身及非單身的價值與意義 。 柯 林法洛於《單身動物園》中徹底放下偶像包袱 , 飾演一個較不善言辭的木訥單身男性 。 犧牲自己的身材與外貌 , 留著一顆大大的鮪魚肚及梢嫌頹廢的中庸髮型 , 刻意呆板及僵硬的肢體表現搭配情色情節反倒讓人眼前為之一亮 。 比起蕾雅瑟杜與瑞秋懷茲等其他主要演員 , 絕對讓觀眾所留下的印象還要深刻許多 。 《單身動物園》機器式冷冰冰的旁白也可以說是一絕 , 將電影的整體氣氛在往上帶高了好幾個層次 。 片中出現數次的硬式黑色幽默 , 也因為這一絕的旁白而更加「黑色」 。 在這看似沒有任何感情與情緒的旁白調性 , 背後卻能隱隱感受到一股強烈對於理想愛情的渴望與信仰 , 卻因為種種的種種而感到徹底絕望 。 《單身動物園》算是冷門電影, 但它所帶給觀眾心理的震撼程度絕對是難能可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