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個展——我們




這週六有幸看了陳老師在伊通公園附近的個展。

展場不大,
卻佈置得很有巧思。
三個看似獨立的作品,
其實每一個都緊扣主題。




網路空間中的所有使用者所各自表現的「自我」,
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社會性中介體。
我們成為社會體之精神舞台上的其中一個演員,
並且兼具著導演的身份,
隨時觀察、模仿,
又重新揣摩著舞台上的他者演出。
舞台上的每個演員都可視為主角,
在看似獨舞的情狀下同時與他者共舞,
並通過網路虛擬的暱稱,
複多的自我彼此之間可以平行共存,
在分眾與自我表現的狀態下,
展現出肉軀下多重面貌的心理狀態。




‖ 我們 ‖

簽名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可是老師卻將這不起眼的簽名變成了一件作品。


在入口處,
你可以先在本子上簽上你自己的名字。
然後你的簽名就會出現在大熒幕上。

而當有人從熒幕旁走過時,
銀幕上的字跡就會消失。


銀幕上的匿名頭像正好和主題相呼應。




‖ 擬態 ‖

這件作品想表達的是影像源於生活。


而生態很像是生活的另一種形態,
因此地板和沙發上的圖像都在模仿生態。


水族箱很像與這個世界相隔離,
可是其內部生態又和生活有相似的地方。

墻上的TV播放的正是水族箱的投影。
隱喻著我們平時在電視上看到的報導,
其實就在另一個地方真實存在著。




‖ 沉浸 ‖

這件作品的載體是一扇門,
門上投射的是水珠的流動,
搭配水流和氣泡的音效,
讓人有一種身置於水族箱中的感覺。


這件作品與前一個作品相呼應,
同時又將兩個空間聯係在了一起,
一個是水族箱內部的世界,
一個是外面的世界。
好像只要推開了這扇門,
我們就能進入另外一個世界。




以上三件就是陳老師此次個展的作品,
作品看似獨立,
其實各個之間都存在聯繫。
不管是匿名的簽名,
還是生態環境和水族箱。
都映射了我們生活的現實面。
我很喜歡老師的這幾個作品。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在火山口玩光影藝術的大師——James Turrell

芬蘭插畫家——Rami Niemi

改變城市、森林的外衣